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39节

可惜即便是听懂了暗示的人,潜意识里也觉得,出海必然耗资甚巨,即便不是为享乐,那也节省不到哪儿去。

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僵持住了。

然而就在去年,又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来到了大炎。

这一次对方未曾装载火炮,只说来此经商,便得了靠岸的应允。

只是这船队规模,到底还是触动了永兴帝的神经。

区区一蕞尔小国,便能在两年内两次出动如此规模的船队,大炎难道还不如番邦?

永兴帝心中已经有了倾向。

识趣的官员如文大人,早在会试放榜之后,便知此事已无转圜余地,老实跟着陛下的意思走。

而对于那不识趣的官员,永兴帝如今眼瞧着有了应对之策,自然也懒得再同他们扯皮。

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局面。

谢青云解释完之后,永兴帝便径直开口道。

“穆卿先前所言,与谢卿不谋而合。然而朕曾闻谢卿言,此事他亦无法可解。”

永兴帝顿了顿,方才继续道:“朕观穆卿殿试献策,似是可解?”

穆空青从袖口取出自己早已备好的简易账册。

先前穆空青看永兴帝出题,还以为永兴帝是看中海贸带来的利益,并没有想到中间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在。

不过哪怕穆空青是从贸易角度出发,而永兴帝更多的则是出于政/治角度的考量,但这二者最终的落点都在出海上,也算殊途同归。

穆空青将自己早早准备好的账册献上,自个儿也没闲着。

“内子的陪嫁中,便有一支主司东南海贸的商队。”

穆空青以书面表格形式,列出了秦以宁手下那只商队几次出海的盈亏,将商队出海所获直观地展现在了永兴帝的眼前。

都说物以稀为贵,秦以宁手下的商队还只是在东南一带活动,手上的东西远远及不上南海那些番邦商船,都能获得如此巨利。

“若要出海,首要的便是海图。但商人重利,如今番邦之物能在大炎卖出天价谋得巨利,盖因其物皆出于对方之手。”

“海图一旦流出,我朝商队必会出海,届时对方若再想以此牟利,自是千难万难。”

永兴帝不清楚,穆空青却是有几分揣度的。

如今有实力远渡重洋来到大炎的,一共也就那么几个国家。

但大炎境内有实力出海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